心灵菩提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7830|回复: 0

2021/01/21/ 佛法难闻今已闻,莲花难栽今已植,末法时期的我们是最幸运的一群人们啊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1-21 05:37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同圓菩提 于 2021-1-21 06:10 编辑




万丈高楼平地起,人间善恶意念生,慈悲喜舍是本源,除恶修善报佛恩。
0:00
0:00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万丈高楼平地起,人间善恶意念生,慈悲喜舍是本源,除恶修善报佛恩。


       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,感恩龙天护法、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,感恩法师、诸位嘉宾和来自全世界的佛友们,大家好!


        人间的天灾人祸不断,防不胜防,现在谁的家里亲戚朋友当中没有生癌症的?基本上都有。连我们自己稍不留神长一个疙瘩、小瘤,一查是癌症,进出医院,化疗、放疗,吃尽苦头,最后走人。谁能帮助我们?只有菩萨,观世音菩萨,因为闻声救苦,有求必应。我们今天皈依了观世音菩萨,皈依了佛法,我们成为观世音菩萨的莲花,希望你们要好好爱护这朵莲花,爱护这个人身难得的慧命。师父告诉大家,佛法难闻今已闻,莲花难栽今已植,末法时期的我们是最幸运的一群人们啊。(掌声)


        今天,又有一千多朵莲花栽到了天上,希望你们一定要爱惜。这两天菩萨都在我们身边,随便就有这么多的弟子已经在拜师的时候看见了菩萨。这位弟子叫温佳玲(音),在新加坡,她说:“今天上午参加拜师仪式,在所有弟子再次集体跟随师父叩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,我在叩拜时看到了观世音菩萨就站在了恩师卢台长的上方,东方台佛像的正前方。虽然我只看到了透明的观世音菩萨,但是菩萨白色的轮廓非常的明显。”我只能把几段给大家介绍一下,不能说得太多,因为太多了,他们都看见了。她说:“弟子正在拜师的时候不断念诵大悲咒。后来我突然看见观世音菩萨站在莲花上,莲花上有三种颜色,有青色、粉红色和白色,下面还有一条白龙。我以为这是我的幻想,当拜师仪式结束之后,师父给我们新弟子开示说,今天很法喜,观世音菩萨和白龙一起来了!我激动地流下眼泪,我才惊讶地知道我所看见的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。”真的太多了,只能挑一些讲讲吧:“今天,我闭上眼睛,半闭的时候一条金色的龙飞过我的身边,载着我摇摇晃晃到了半空。金碧辉煌的大殿有很多罗汉和法师在打坐念经。拨开云层,我看见了优雅的紫竹林里面有好多形状不同的观世音菩萨。我的左前方是穿着白羽纱,一手拿着净瓶,一手拿着杨柳枝的观世音菩萨;我的右前方是一位一手抱着孩子站在莲花池边上的观世音菩萨,因为我从小没有妈妈,看见抱着孩子的观世音妈妈我就开始哭。后来右边的观世音菩萨很慈悲地看着我,我连忙许了一个大愿,一朵闪闪发光的莲花从我头顶飞出,莲花和菩萨一直在,心里特别法喜!拜师的时候一直在笑,我情不自禁喊出:‘感恩师父!感恩菩萨!’”还有这么多,我就没有办法讲了,他们都看见了观世音菩萨。实际上我说过,等到哪一天你们修得好一点了,等到哪一天人越干净越能看到底。师父举个简单例子,一个房间如果越干净,你越能看到底;如果这个房间堆满了杂物,你永远看不到这个房间的底部。所以心要干净,精神干净,你们就看得到菩萨,在你们的心里了。


        今天是弟子开示,因为有一千多个弟子,也有很多我们的佛友,有的已经是弟子了,有的不是,他们一起听。师父今天跟大家讲的都是一些佛学的、哲学的问题。


        人一生的本质和境界,其实都有相似的特点,都要经历一个从清醒到迷惑,再从迷惑到清醒的过程。学佛也是这样,我们在学佛当中一会儿开悟,一会儿学了半天不知道学什么,越来越迷惑,迷失了方向。从真的迷惑后的觉悟,到学佛后的开悟,会让你慢慢地懂得大智若愚。我们人为什么会迷惑?这就是我经常跟你们讲的“学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学佛二年,佛在天边;学佛三年,仗着佛卖钱”。我们学佛就是要懂得真正地把握自己,来改变自己。




        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。学佛后我们懂得了知无常,懂人生,虚幻世界那是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。等到你彻悟之后,借假修真,依然是“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”,这就与心经当中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有着异曲同工的妙法。人生其实是一样的,一个人刚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,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,别人告诉你说这是山,你就说“哦,我认识了,这是山”;别人告诉你说远处的是水,你就认识了水,心里就想:原来这个叫“山水”,原来如此。他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,了解得太肤浅,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这种低层次的境界。随着年龄不停地增长,在经历过无数次的烦恼、挫折之后,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真谛,他不再有刚开始的心态,做人开始小心谨慎,这个时候他看山也感叹,看水也叹息,山自然不是纯粹的山,水自然不是那么纯粹的水,我们开始分析哪座山更秀丽,哪个水更清晰。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个阶段,慢慢地他就毁了自己的慧命,因为他不知道,人就会这样“望这山,忘了那山高”,就会争强好斗,永无止息地满足自己的每一天。大多数的人到了这种境界的时候,就走到了人生的终点。我需要你们仔细听师父的意思,就是告诉你们人生的意思是举一反三。追求人的一生,这类人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,于是抱恨终生。但是有些人通过修行修心,终于把自己的境界提高到更高的第三重人生的境界,那叫返璞归真。看到了这个山的本质,看到了人间红尘的本质,他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,这就是人通过开悟之后才能得到的一种境界。人到了这个境界之后,他就会专心致志地舍去人间的一切名和利,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就像我们天天在念经一样。我们不会与旁人有任何的斤斤计较,无求无欲,与世无争,面对世俗所有的一切事情,哈哈,一笑置之!(掌声)


        人活着一辈子,都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,因为每个人只有一生。同样地活,我们为什么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,让自己活得圆满、圆融一些呢?能够在人间用智慧超脱六道,你已经到了六道之外了。所以能够在人间就摆脱六道,你就是解脱,你的智慧就会圆满。当一个人智慧圆满的时候,他就会得到智慧的满足,一生幸福。



——新加坡世界佛友见面160424




法会开示精选 >> 更多搜索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心灵菩提

GMT+8, 2025-7-8 20:26 , Processed in 0.322961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