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心灵皈依菩提光 于 2021-9-12 07:53 编辑
《不攀缘 守心戒》
2015年2月19日白话佛法广播讲座
今天跟大家讲心要无攀缘。大家知道什么是攀缘吗?就是你做不到的事情,我一定要去做。这个缘分我一定要去攀。很多人经常跟台长讲:卢台长,请您看看,我跟他分手了,我还能不能跟他好?我能念什么经跟他好起来啊?其实这就叫攀缘。已经离婚了,已经两个人没有缘分了,你还拼命地去攀缘。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人不知足和不懂得缘分的道理。实际上很多缘分,是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你不停地去这么做,实际上,这就叫执着。所以我们学佛做人不能执着。
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:不思善,不思恶。也就是心中无攀缘,人间到处是善缘;心中一攀缘,人间到处是恶缘。所以缘分就是在你的心所造。所以,缘分就是你自己没有好好地处理人间的关系。所以我们说,因为学佛人,要度众生,急天下人之所急,度天下难度之人。所以,我们做人要无缘不度。当他现在还没有到这个缘分,你不要去度他,否则时间伤到自己。等到缘分定了,来了。你就可以去多度众生了。这就是说也是攀缘的一种。所以我们学佛人一定要懂得:不攀缘,就是守缘。我们不去糟蹋这个缘分,我们就能守住这个缘分。想一想,跟孩子的缘分,如果你不去整天地盯着他,让她慢慢的循序渐进,你可能就跟孩子的感情守住了。如果你天天想要他这个,想要他那个,他不能听从你的之后,缘分慢慢的就和他淡了。所以说要稳住自己的缘分,首先,要有定力,如果不能稳住自己的缘分,你就是没有定力。你是给自己在找烦恼。这就是攀缘。
听众朋友们,大家要记住:学佛不是这么容易的。我们说,做得到,但是讲不出来,那就是说缘分不足;有些人能讲得出,但是又做不到,这也是缘分很浅。所以,师父跟大家讲:我们要合光即悟。也就是说我们心中的光要和菩萨的光一接上,马上开悟。学佛人要把自己忘记,要没有我自己。如果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了,你就是圣人。如果你脑子里什么事情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,这只不过是一种缘分,那你就叫无人,也叫无我。你就是菩萨!因为菩萨没有你自己。因为菩萨的境界是忘我的!是无我的!所以,你的本性才会真正的不动。
所以我们经常在人间说:你忘本了,什么叫本啊?就是本性啊!你的良心啊!所以人间说,你的良心到哪里去了?你忘本了!你的良心被狗吃了!你撒谎,欺骗,吹牛,偷盗什么都来,你就是一个没有本性的人!所以学佛人首先要在心中没有是非。实际上这个是和非,就是一个哲理的道理。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对和不对的。都是一个缘和一个分。因为你占到这个份了,你会有这个缘。所以叫缘分。因为你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,是是的,你就会有非,就会有不对的想法出来,如果你的心中没有对的或者不对的。哪来的是或者非啊?所以每天吵架,每天不开心,每天想着我对与不对,实际上,人有什么对与不对的?自己做错了,也想一想说是别人错的,这是错上加错。
所以说很多人说:师父,是他不对,我根本没有说他怎么样。你知道师父会说哪个人不对啊?首先我讲这个人不对,因为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人,就是一个迷惑的人,就是一个会颠倒是非的人!就算他觉得人间的道理是对的,那第一,他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,就是他的错。所以学佛人心中要没有是非。因为没有是,哪来的非?学佛人心中要没有因果,你不去种因,哪来的果?所以我们做人,爸爸妈妈要做的像爸爸妈妈的样子,孩子要像孩子的样子。要守戒就是自己要当心什么事情都要戒。开车遇到红灯我就要停下来,这也是守戒啊!自己已经很胖了,然后看到蛋糕,上面的奶油,裱得一层层的,鲜奶油啊!守戒守不了,拼命地吃,等到二十五岁的时候,到结婚年龄了,她自己不好意思去看男朋友了,因为谁会去找一个这么肥胖的人?所以,这就是自己不能守戒的结果。
所以,我们守戒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些缺点,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一些理念慢慢的皈依在菩萨的戒律之下。我们才会把人间的事情看得轻,台长经常讲,一个菜太咸了,不管怎么吃,你都吃不下去。所以我们北方人经常讲:口重啊!就是把它看得太重了!所以人间也是这样,一件事情你把它看得太重了,那你就会害怕,就会恐惧,就会忧郁。因为你看得太重了!如果你这件事情看得轻,就犹如一个菜,你放一点点盐,你嫌淡了,可以放一点点盐,你觉得这个菜很清口,你就能直接去吃。所以,把人间的事情看得太重,看得轻一点。然后,你什么事情都能把它解决掉。所以,台长经常跟你们讲:学佛做人最好是用心戒,就是用心戒掉自己身上的毛病!(完)
书籍 >> 广播讲座 >> 每日听闻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