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心灵皈依菩提光 于 2021-10-4 05:26 编辑
【音频:点击左三角播放】
一错再错吃苦头,最后决裂不回头,伤心难过昏了头。
在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位年轻人,他也是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,又讲不出,就到图书馆去借了一本医学手册,想看看他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。当他读完介绍癌症的内容时,他才知道自己患癌症已经有几个月了,被吓得在那里不敢动,呆呆地坐了好几个小时。后来他想知道自己还得了什么病,他就读完了一整本医学手册,这下他明白了,他除了一个病没有——就是膝盖上没有积水之外,自己浑身都是病。当他去图书馆的时候,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幸福的人,“我能够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”,当他走出图书馆的时候,他万念俱灰,被自己心理牢笼监禁,完全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。他决定去找医生,他一见到医生就说:“医生,我不跟你讲我有什么病,我只给你说还没有什么病。医生,我的命不长了,我唯一没有的病就是膝盖骨没有积水症。”医生看了他的脸,听了他的病情之后给他诊断,然后坐在桌边给他写了药方递给他,他也顾不上看药方,赶紧去买药,刚刚把药方给药剂师,没想到药剂师看了一眼就退给他说:“这是药房,不是食品店。”他惊奇地拿出药方一看,原来上面写着:每天要少吃多餐,啤酒一瓶,六小时一次,每天要走十英里路程,每天早上一次。他想想好笑,就照着医生的方法每天到饭店里去买一份菜,一瓶啤酒,每天走十英里路,一直健康地活在世间。
我们人很容易被自己制造的心理牢笼所禁锢,最后真的会生病。有一些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出毛病,时间长了,真的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。人的许多生理疾病都是由心理造成的,所以一个人良好的心态是身体安康的先决条件。过去我们只说一个人身体健康,我们现在说一个人必须要身心健康。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;一个人心理健康才会身体健康。台长说,不要预期烦恼,很多人把烦恼提早就借在自己的心中,就像贷款一样,你预先把烦恼借在自己的心中,让自己难过,你就拥有了烦恼,你为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难过、担心一辈子。所以学佛人要保持快乐的心情,懂得开心、法喜,这就是精神健康的象征。
有一个人到我办公室来,他问:“台长,我很小的时候,六七岁,爸爸妈妈带我去算命,说我活不到33岁,您看我会活到33岁吗?”我跟他说:“你33岁还没到,你现在27岁,你知道你是怎么过来的吗?”他说:“我天天担心33岁的到来,因为我知道我会死亡。”我告诉他:“你有的活了,你不应该把自己的烦恼加在自己的心中,你应该放下,因为这个人间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。因为当一个人自杀的时候,因为他认定他做的这件事情是无法改变的,没有希望,永远这样,他才会绝望、失望。”所以,人要到绝望后,才会真正理解和释放自己。我们经常要去承受失去的打击和痛苦,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人间需要拥有更多。曾经的拥有,很快就会失去,使我们失去希望,慢慢绝望。所以人间希望越大,有时候失望就越大,只有当人产生绝望的时候,他才会去找寻一个能够让自己解脱的路,那就是要学佛。台长告诉大家,我们人要学会过得快乐,千万不要把烦恼放在心中,因为天天烦恼会让你内分泌失调,因为每一天的痛苦会让你痛不欲生。
有一个小孩子对妈妈说:“妈妈,你今天很漂亮!”这个妈妈说:“孩子,为什么?”小孩说:“因为妈妈今天一天没有生气。”想一想,原来人漂亮很简单,只要不生气、想得开、没有烦恼,就可以了。
我想起我在美国这次弘法的时候讲过的一个小典故。说的是因为现代人气量小,总盯着别人的缺点。有一个教授上课,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白纸,然后拿着钢笔在上面点了一个黑点,点完之后他就叫一个同学:“这位同学,你站起来,你在这个黑板上看见了什么?”这个同学站起来说:“老师,我看见了一个黑点。”这个老师说:“所有的同学们,你们都看见了什么?”所以的同学说:“我们看见了一个黑点。”这个老师说:“同学们,我们人为什么不能看见这么大的一张白纸呢?为什么就看见这么一个小小的黑点呢?”我们现代人就是看见别人一个缺点,死咬住别人不放,而看不到别人所有的优点,而为他去难过、去瞋恨。一个太太嫁给先生,一生都是白纸,偶然地做错一件事,先生不停地骂,还不停地责怪,这不是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吗?学会宽大的胸怀,放弃、忘记别人的缺点,好好看到别人的优点,你的心中充满着优点。
有的人对别人不了解,实际上就是不了解自己。想一想,夫妻之间,有时候当妻子离开了自己,或者先生离开了自己,你才明白:“原来我还不了解他啊。”所以一个人要了解别人,你才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。台长曾经跟大家讲过,现在的人脾气都很倔,想改变别人非常难。记住一句话:想改变别人,还不如改变自己啊!
有一位智者和一位禅师,他们两个人是知心的朋友。有一天,他们两个人一起相约去爬一座山。他们俩从早上开始爬,花了大半天时间,登上那高耸入云的大山。站立在山顶,这个智者望着山清水秀的风景,感叹万千,吟诗一首说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他说:“我现在在山顶上,我才确切感觉到人生的渺小,我们‘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’的心境啊!”禅师说:“老弟,那你就永远留在这里吧!我可要下山了,到乡下去享受我的生活。”智者问道:“兄长,你这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到了山顶,不好好留留就要下去?”禅师告诉他:“人生在世,奋发向上是每个人美好的意愿,但是人处在人生顶端的时候,要学会有三种选择。”智者问:“禅师,你告诉我,有哪三种选择?”禅师说:“一种选择,是在山上不知天有多高、地有多厚,总是认为自己在顶峰,以为高人一等,‘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’,还不断地渴望登到天上去,结果从山下摔下来,粉身碎骨;还有一种选择,是待在山顶上,留恋山顶上的美妙风光之后,只好处处谨小慎微,稍不留神就会被吹到山下,此处叫‘高处不胜寒’,曲高和寡,危然而生;第三种人选择的是自知之明、预知之智,‘虽然我可以到山顶上,但是我又能下得山来,我知道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’,明晓自己人生的顶点在哪里,落在何地,这种人才会心境开阔,索之有道,懂得进退自如,他才会自然生活,人生大成啊!”
我们很多人的一生,就是被别人捧到顶上的时候就忘乎所以,最后跌得粉碎。所以中国人传统讲的“智慧”就是“智”和“慧”,两个字有不同的含义:智慧是往前进,勇敢地去面对;“慧”就是要懂得怎么样往后退,给自己留条后路。所以单有“智”没有“慧”,这个人是不能成功的。拥有智和慧,这个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超脱人间境界的人。
——日本·东京世界佛友见面会161008
法会开示精选 >>天天法喜
|